联合重组规模扩大 “大公司病”威胁烟草业
阅读:次
更新日期:2005-1-28 雪茄123 专稿 跟着烟草行业近两年来联合重组的有效推动,不论是卷烟工业公司仍是商业公司,其规模都在进一步扩大,而且构成了红塔集团、上海烟草集团等几个跨地
更新日期:2005-1-28
雪茄123专稿 跟着烟草行业近两年来联合重组的有效推动,不论是卷烟工业公司仍是商业公司,其规模都在进一步扩大,而且构成了红塔集团、上海烟草集团等几个跨地域的大型卷烟工业集团,跟着联合重组的进一步深化,跨省重组也将变成2005年烟草行业的重头戏。重组使公司飞速胀大,也使公司的管控难度加大,假如公司管控体制不顺,工作不和谐,规模扩大不只不能提高效益,反而很简单发生决议计划缓慢、功率低下。因而,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烟草行业工作会议上,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清晰指出,烟草公司要采取实在有效措施,防止和打败“大公司病”,使联合重组后的公司高效、和谐工作。
啥是“大公司病”
“大公司病”一词,是日本立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立石一真会长初次提出的。1981年秋,他察觉到自个的公司对很多行动反响迟钝,给人的感受是,“公司的管控机能如同适当虚弱”。对此,立石一真认为:公司如同人,年岁大了,身体胖了,训练少了,生机差了,就得病了。他把诸如此类的表象归纳为“大公司病”。
公司一旦患上“大公司病”,就会失掉创业的冲动和热情,损失应有的生机和生机,显得步履蹒跚、返老还童。归纳起来,“大公司病”的临床体现体现根本为:
一是“高烧”,公司的高速增长让管控者头脑发热,缺少镇定。国内所谓的大型公司,比方联想、海尔、华为,相对于西方大型公司来说,充其量最多只能算是中型公司。但这些还算不上是全球巨无霸的中小公司,却提早患上了大公司病。比方,用全球眼光来看,仅仅是个中小公司的长虹集团,在2001年就患上了大公司病,由于公司的高速增长让管控者头脑发热,长时间把自个当成了“大公司”,致使公司组织构造胀大,管控层次增多(其组织构造、管控模式、人员装备都是按大公司模式来的,中层干部就从130多人增加到330多人),不只要“二级中干”,还呈现了“三级中干”,决议计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。大公司病使长虹呈现很多的管控泡沫。
二是“肥壮”,公司组织构造胀大,管控层次增多,决议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。比方工作功率降低,尤其是客户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。各个部门各自为营,构成一堵封闭的墙。而客户的问题往往是提给公司全部界面的,我们一看这个问题牵扯到的部门太多,不是将这些信息转到别的部门去,即是搁着。这如同也没有啥错,但公司工作的功率却降低了。再比方交流的问题,很大程度上是最高层交流的问题。公司高层变得越来越有体面,不会简单、主动地找他人,而是等着他人找自个来交流。下面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详细的处理,下边也会不爱提了,我们就越来越慵懒等等。
有人说,大公司病几乎是所有公司成长强大过程中,必经的阵痛与人物宿命。它的存在与公司是不是成功与优异无关,中国具有象联想、长虹等这么优异的公司并不多,但早在2001年,长虹集团的CEO倪润峰就向媒体坦承长虹集团得了“大公司病”,2002年,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也向外宣告联想有“大公司病”,并通过采取减员裁人等一系列强硬手法来彻底治愈这种病症。杨元庆说:大公司病不是本来没有,是在市场环境欠好的状况下,更简单显露。就像行船,本来是比较高水位的行船,暗礁在下面,船能够照旧行进。市场状况欠好,水位降下来了,暗礁就显露来了。暗礁即是这些大公司病的详细体现,假如不把它炸掉,公司就不能顺畅行船。
如何把暗礁炸掉
究其原因,构成中国公司易患“大公司病”的主观因素是:
公司家本质不高,能力有限。中国公司家遍及文化程度较低,知识构造不合理。在成功面前简单繁殖“小农意识”,自高自大,损失了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。
员工本质不高,加之长时间计划体制下构成的“平均主义”思维,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,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,工作不负责任,简单满足于现状。
管控水平低下。当公司不断成长,业务更加杂乱时,公司内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性和多层次性,管控的杂乱程度不断增加。假如没有相应的管控创新,公司的管控将很简单到达“极限”,构成管控失控,变成诱发大公司病发生的条件。
烟草行业一直是国家的垄断行业,受长时间计划经济调控的影响,烟草行业的管控、运营等观念与其它行业都有或多或少的距离,因而,在公司规模俄然扩大的时分,就更简单受“大公司病”的突击,抵抗力也相对更弱一些,因而,未寸绸缪更加重要。
对策
建立学习型组织
公司是经济社会的细胞,是一个生命肌体,要防止“中枢神经的钝化”,惟有学习。只要提高公司组织的学习能力,才干“全部增强体质”,在将来生存发展得非常好、更健康些。
完善管理构造
1、用最新的领导机制改造自个,赋予公司管理构造以簇新的内容;2、重视对“头雁”的培育和选拔。3、削减组织,削减冗员。4、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。建立疾速、活络的信息反馈机制。
永久寻求创新
创新是公司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,也是公司家的任务。创新不只仅是技术上的创新,还有观念、业务、制度和管控等方面的创新。而这些方面的创新,要比技术创新难得多。
创造共同的公司文化
共同的公司文化,会使“大公司病”难有藏身之地。1981年,韦尔奇出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8任总经理。1983年他提出了防止“大公司病”的划时代战略——构成共同的公司文化:去掉公司过多的脂肪,改进公司体质,以便对局势的改变做出机警的反响;彻底消除公司内的官僚主义;对员工的评估实施加分制度,对勇于向新领域挑战的人,即便失利了也不做消沉的评估。在他看来,“给大家以自傲是最重要的事情。假如你觉得这个地方捆绑了你,那么你就不坚定它,打破它,检查全部体制,由于它可能太陈旧、太官僚。假如还不管用的话,全部推翻它。假如通用电气公司无法满足你的需要,那你就能够大大方方地走人。”正由于如此,该公司上下充满了勇于向新的抱负挑战的公司家精神,多年来接连荣登国际公司500强第一。
改变竞争思维
美国公司界有一句名言:“假如你不能打败对手,就加入到他们中心。”当下市场竞争的特点不再是“有你没我”,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,联合与同享、共生与共荣变成现代竞争的主流。中国公司,却遍及缺少这种合作精神,深沉而浓郁的“鸡头文化”,已变成中国公司做强做大的枷锁。在当下烟草行业如火如荼的兼并重组浪潮中,一些中小公司不肯乃至对兼并重组有抵触情绪,即是由于受“鸡头文化”的浸染太深。
处理“大公司病”,海尔的经历值得学习。海尔为处理“大公司病”的问题提出了OEC管控系统,即“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”——本来核心即是每个人都有自个负责的事项,而且尽量的防止重复劳动。后来的SBU(战略事业单位)的提出,更倡议“每个人都是一个获利单位”,假如你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,你就要面对危机——实际上,海尔也是这么进行内部竞争的,每个月中层干部都有“下课”,互换岗位,使公司象一头豹子相同,紧凑迅猛而有战斗力。
对于“大公司病”,还有一个关键是用数字说话。把各项工作量化,通过评估定岗定人,保证岗位的科学合理化。建立考核机制,要求有独立的考核部门,保证公司的精练。
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,烟草行业的省内重组根本完成,通过联合兼并,很多省内的很多烟草公司都已组成一家,没有组成一家的省份,例如云南和湖南、川渝等地,也通过“九变四”、“六变三”和省外联合等手法,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公司规模,这种高速度的扩大使烟草公司“肥壮”的问题比较突出,恰是看到潜在的危险,姜局长才及时提示全行业,防止“大公司病”。尽管现在理论界尚无将大公司病消除在萌发状况的清晰办法,但预警和防备却能够将损失减小到最低。
阅读:次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雪茄123立场。
本文系雪茄123编辑源自网络整理 & 翻译,只为服务茄友,转载注明出处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雪茄123立场。
本文系雪茄123编辑源自网络整理 & 翻译,只为服务茄友,转载注明出处。
- 上一篇:用制度构建、规范烟草工商公司新式关系
- 下一篇:烟草公司生死存亡规则解析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