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人抽高烟
清康熙年间,朝廷为了加强对东北边陲黑龙江流域国土的管理,抵御俄国人的骚扰和入侵,从吉林乌拉(今吉林市)至瑷珲设立驿站,共设十驿,驿站的站丁均是“三藩”(吴三桂、耿精忠、尚可喜)部下的降卒,这些降卒一部分是两广、云贵等地的汉人或少数民族,大部则是三藩带去南疆的中原人,由于多年与当地土著人相处,一些风俗相沿成习。这些人又从南疆发配到北疆,将南方的文化、风俗习惯一并带到了北方。站人中流行较广的抽高烟习俗即是其中典型代表。
烟作为我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必不缺少的礼仪之一,南北、东西广大地区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烟俗文化,而站人中的抽高烟习俗则来自于云贵高原地区。据生活在讷河市拉哈站的何、马、王、刘四姓的站人后裔介绍,他们的祖先是吴三桂的部下和奴仆,清康熙24年(1684年)从云南发配到拉哈站,已经320多年了,已繁衍了十三四代。他们介绍了站人中许多民俗是云贵、两广等地的,抽高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。
高烟,顾名思义在烟锅上放上一个一寸多长、卷得紧紧的上细下粗烟叶,抽的时候,将粗的一头放入烟袋锅内,点燃后,喜好吸烟的男男女女围坐在一起,一人含一棵烟杆随着烟的火焰一亮一暗,大家边吸边聊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一股股袅袅腾升的烟雾给寒冷的冬季带来几分温暖。此情此景,使远方来的站丁们减免了几分思乡之苦。随着驿站的不断巩固和发展,站人家里时常会有不同民族客人来访,主人便郑重地把高烟摆出来招待客人,则是站人家庭待客的最高礼遇了。
站人制作高烟十分考究,在烟的栽种、管理、打叶、晾晒都有一些独特的办法,生产出的烟叶质量上乘,香味醇厚。制作时将烟叶趁湿卷成一寸多长上细下粗晒干后待用。他们用的烟袋一般杆长60厘米,由竹子做成,烟嘴用玛瑙石做,烟锅由铜或铁铸造。平时烟锅、烟杆分离,由主人精心保管,凡家中来客或亲朋好友聚会,大家纷纷拿出来端坐在院子中或堂屋内,有说有笑地将高烟放入烟锅中,用火镰点燃后,随着烟丝的滋滋声,人们各个吞云吐雾,品味烟香,好不逍遥自在。
站人抽高烟的习俗至今仍在沿袭,2011年6月在拉哈站,我们一行6人亲眼目睹了站人抽高烟的演示。吴三桂部下第一批站人刘世英的第十三代世孙现今73岁刘景新等7位站人后裔仍有抽高烟的习惯,他们特意从家里拿来烟袋、加工好的高烟给众人看,刘景新熟练地将高烟粗的那头塞入烟锅,然后用火柴点燃上部,他吧嗒吧嗒大口吸了起来,一寸多长的叶子烟足足吸了20多分钟才渐渐熄灭。他们饶有兴趣地告诉我们,现在70岁以上的站人后裔仍有抽高烟的习惯,听过去的祖辈人讲,站人家庭都备有用艾蒿拧成的草绳,放在室内点燃后备用,艾蒿散放出淡淡的清香,具有防蚊杀菌等奇效,一有客人来便将烟袋和烟递过去,用草绳点火。吸烟多是个人解闷、解乏、消遣之用,茶余饭后、劳作间隙、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讨个大事小情时,吸高烟是最好的提神剂,站人吸烟有妇女给男人,主人给客人,晚辈给长辈点烟的习惯,客人进屋,主人要主动装烟倒茶,把烟袋里的烟灰倒净,装上高烟后递给客人,主人再将烟点燃,有时主人也装上烟陪客人抽,主客在一种悠然融洽的氛围中畅叙着亲情和友情,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,生活中的辛劳和甜美化作了缕缕烟香在空气中弥漫。
站人抽高烟的习俗,生动形象地折射出他们粗犷、豪放、热情、开朗的性格,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雪茄123立场。
本文系雪茄123编辑源自网络整理 & 翻译,只为服务茄友,转载注明出处。
热点内容HOT NEWS
请关注雪茄123微信
2015世界雪茄排名即将到来!